熊庆来从小立志科学救国,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庆来的影响很大。少年时的熊庆来从他父亲那里常听到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这在幼年熊庆来的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熊庆来(1893年9月11日—1969年2月3日),男,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
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
1921年春到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和路政学校任教。同年接到刚开办的南京大学校长郭秉文聘书,就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算学系。
1926年清华学校改办大学,校长梅贻琦聘请熊庆来去创办算学系。
1931年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世界数学会议,成为唯一的中国代表。
1934年回国,台湾清华大学任教。
1937年,任云南大学校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缪云台、龚自知、方国瑜等人的推荐下,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聘请,出任云南大学校长。
1949年出席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遂留在法国从事数学研究。
1957年由巴黎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1969年2月3日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