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_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著作都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但只有这部逻辑学,算是开山鼻祖。他说:“关于这个主题,情况并不是前人已经做了一部分工作,另一部分没有做,而是根本什么都没有做。”

《工具论》由《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议题篇》和《辩谬篇》六篇所构成。亚里士多德在这部著作里确定了演绎推理的规则,比如,给定某些事情,就可以必然推论出另一些事情。

这也就是著名的“三段论”,从两个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大前提:所有人都是会死的。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法是:

1、人固有一死(大前提)

2、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3、故苏格拉底必死(结论)在这个三段论推理中,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已知的判断,结论则是一个新的判断

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主要批判者包括康德和黑格尔。康德认为,三段论是一种基于形式的逻辑推理,无法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系。他主张通过先验主义的方式,借助范畴和理念来把握事物的本质。黑格尔则认为,三段论是一种有限的认识方式,无法把握无限的理念。他主张通过辩证法来超越三段论的局限性,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哲学专业人士。

三段论(syllogism)是传统逻辑中的一类主要推理。又称直言三段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关于三段论的系统理论。


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这称为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


三段论属于一种演绎逻辑,是不同于归纳逻辑的,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