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以大量的篇章来阐述有关悲剧的观点,其中又有大量的内容有关于行动。因此,本读书报告主要表达我对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阐述的有关“行动”的观点的看法。
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事件的组合即为情节,而情节是悲剧的根本,是悲剧的灵魂所在。
而行动促成了各种事件的发生,从而促进了事件的组合,也就是情节的产生。由此来看,行动在悲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悲剧中人物的行动产生了“突转”和“发现”,它们引发了怜悯和恐惧,而这正是悲剧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整部剧对行动的摹仿的目的在于造成这种感情的变化。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认为,诗歌是一种模仿(mimesis)艺术,通过对人性、行动和情感的表现来展现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他强调诗歌应该具有统一的情节、适当的语言和人物形象,以及真实的情感体验。
此外,他认为诗歌中的人物应该具有可信性和内在的一致性,以便读者或观众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这些理论对后世的文艺创作和批评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主张的是“美学和艺术理论都具有强烈的哲学色彩”,任何艺术的理念都是“形而上者”,而且《诗学》还是第一部探讨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总结性著作,为何亚里士多德偏偏要总结悲剧艺术呢?
因为悲剧艺术最能烘托情感、情绪,从而引发人们去思考,至于亚里士多德点评了哪些西方著名的绘画作品?
貌似资料上没什么过于具体的记载,但是有一点要肯定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和艺术理论影响了整个西方艺术史长达几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