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代)刘安撰《兵略训》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2.先秦·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商代)周文王姬昌《易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4.(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5.(明清)文人《古今贤文(合作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6.(元)王哲《西江月》
堪叹东西南北,迷途役损行人。任来任往走红尘。只为名牵利引。独我摇头不管,静中精固形贞。陶陶团结气和神。永乐天真有准。
7.(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近代)毛泽东《杂言诗·八连颂》
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8.(近代)毛泽东《七律·忆重庆谈判》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同其心,一其力 ,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用力谐,人尽其才,悉用其力.强而不相败,众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止如丘山,发如风雨,如此则战无不胜.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夫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用力谐,人尽其才,悉用其力.强而不相败,众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止如丘山,发如风雨,如此则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