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6、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7、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仁慈
普度众生,对谁都很仁慈,就连孙悟空他都不像那些天兵天将一样,满眼充满关怀,在他眼里大圣就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当被压在五指山下时,他当时虽然没有去阻止(也不可能呀),但她最后还是找了个机会给大圣,我现在很是怀疑观音到大唐找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其正式的用意就是为了给悟空机会,让他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2.圆滑
他处事圆滑但绝不世故,在玉皇大帝与如来佛祖之间周旋,总是能找到一个很圆满的问题解决办法,而且还谁都不得罪。
3.不卑不亢
不会因为他是玉皇大帝或是如来佛祖而对他们唯命是从,前面说过他很仁慈,所以在玉皇大帝要对付孙悟空时他也会想办法阻止,在如来佛祖压悟空五指山下时,最后他也会想办法把悟空救出来。他不想看到悟空就此完结,又不想和如来闹翻,所以他即仁慈又圆滑与不卑不亢。
西游记里面观音菩萨的性格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为了寻找取经人他从西天灵山赶到东土大唐,化身一个老和尚来卖锦兰袈裟和一条稀杖,寻找到金蝉长老转世的唐僧,就把这锦斓袈裟和锡杖都送给唐僧,可见观音菩萨也想把西天的大乘真经传授到东土,以超度那些屈死的亡魂,已保大唐江山国泰民安,观音菩萨还是慈悲为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