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年——1207年)。山东济南人,南宋时著名爱国将领,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在南渡之后便被削去兵权,后半生基本赋闲,郁郁不得志。他的词风豪迈,是南宋大家。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其作品流传广泛,有“词中之龙”之称。他的词作活泼自然,表现了他的豁达心情和深刻的见解。其中代表作有“青山一道同,春水十年翻”,“水调歌头·满庭芳”,等。
他的散文大都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自己的忠诚爱国之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他热爱自然,注重文字的生动形象,使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永恒的价值。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充满了爱国热情和对人民的关怀。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写作题材广泛,涵盖了爱国战争、民生疾苦、花鸟山水等多个领域。其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作品震撼人心,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