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谌死后刘禅认为刘谌顽固不化死有余辜,刘禅并没有因为儿子和孙子的死而感到任何悲伤,只是一定要下令归降邓艾,就这样刘禅手捧着剑印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向邓艾投降,从此蜀汉灭亡,主要还是反映出刘禅昏庸无能,自顾吃喝玩乐根本没有一点主见,大臣们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要他投降他就投降,可惜刘备一生创下来的基业被他所毁。
刘谌,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
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邓艾军队兵临成都门下,其父刘禅决定投降,刘谌劝阻无效之后,自杀于昭烈庙。
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谌,其父刘禅召开紧急会议时,他劝谏父亲要抗争到底,不要投降
可是父亲刘禅决定投降了,刘谌知道没希望了,于是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了一场,随后先将妻子和子女杀死,然后自杀。宁做“自杀”鬼,不做亡国奴。
刘谌,刘备的孙子,刘禅的儿子,被封为“北地王”。作为刘禅的儿子,刘谌却不像他老子一样软弱愚蠢,恰恰相反,刘谌继承了他爷爷刘备的勇敢坚毅。
当时邓艾偷渡阴平直取蜀汉,刘禅听了谯周的建议,准备开城投降。刘谌一听,当即愤怒地说到:“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这时候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死,这样也可以去见先帝了!”
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刘谌(chén)(?—263年),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
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的军队攻取绵竹关,其父刘禅决定在魏军攻来前投降,刘谌劝阻无效之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刘谌经典语录名言名句欣赏:1.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 2.此刻,唯有死战,安能延降 3.绝地仍有胜机,死战或可破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