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琴声有很全面的评价,他说,“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似山涧小溪,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诸葛亮定然是胸有成竹! 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诸葛亮弹琴,如观其肺腑也!我能为诸葛亮知音,不胜荣幸! 你不知诸葛向来用兵谨慎,不曾弄险,如今城门大开,不见兵将,城中必有埋伏,再者诸葛亮琴声又含杀机,我兵若进城,必中其计。(这是三国演义里原文)
有人认为,司马懿其实已经猜出诸葛亮的空城计,只不过如果杀了诸葛亮,司马懿魏国将失去一个强大的对手,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定会受到动摇。
司马懿乃大智慧之人,此时带兵入城,弊大于利。一者拿不稳诸葛亮是否有埋伏,二则一但杀了诸葛亮,魏国很快就能统一天下,那他司马家族的皇帝梦岂不泡汤?所以司马懿装做能听懂诸葛亮的琴音,实际上只是为自己退兵找个借口而已。
后来不断扩大军中威望,等待魏国生变,时机成熟,图大事,为统一三国做了很好的准备。再者,英雄惜英雄,知音难觅,若不是各为其主,司马懿又怎会忍心杀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抚琴最经典的就是空城计,是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五回。故事背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错用马谡失了街亭,在城中把人马都派遣去运粮草的时候,司马懿带领十万大军来到城下。在此危难之际,诸葛亮用疑兵之计,故意打开城门,在城楼上端坐抚琴,琴声不乱,让司马懿误以为城中有重兵埋伏,进而引领大军撤退而去。这一回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优秀的军事才能。
三国演义诸葛亮抚琴是在司马懿带兵攻打西城,诸葛亮使用空城计使司马懿退兵。
卧龙出渊是27集
空城计是71集,孔明抚琴退仲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