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凿壁借光(匡衡)
2.韦编三绝(孔丘)
3.头悬梁,锥刺股(孙敬、苏秦)
5.手不释卷(孙权)
6.萤囊映雪(车胤)
7.牛角悬书(李密)
8.枕木而眠(司马光)
古代有许多读书人因为勤奋苦读,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或者成为饱学之士。以下是一些古代勤奋苦读的例子:
囊萤映雪:车胤因为家贫,用不起灯油,便在夏天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借着微弱的光线读书。映雪的是孙康,他在冬夜中借着雪光读书。
牛角挂书:李密在少年时勤奋读书,经常骑着牛去郊游,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
凿壁借光:匡衡因为家贫而无法点灯,便在墙壁上凿出一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
刺股悬梁:苏秦在学习时困倦了,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痛醒后继续学习。另外,孙敬也用绳子穿过自己的头发,悬在梁上,学习时低头看书,绳子碰到他的头发就会疼,提醒他不要困倦。
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在程颐的门前站了三天三夜,等待程颐出题考验他,后来便成为勤奋学习的象征。
在读书学习方面,这些古人对自己的要求真的是够狠的,他们勤奋苦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比较著名的例子有凿壁偷光和吕蒙读书两个故事。
凿壁偷光的故事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讲述了匡衡勤奋读书的故事。由于家境贫寒,他买不起蜡烛,晚上想读书时常常发愁。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在邻居家的墙上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最终,他成为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1。
吕蒙读书的故事则发生在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的大将,虽然多次立下大功,但并不爱读书。孙权对他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开始读书后,慢慢地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他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最终,孙权让他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