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四句出自李白《古朗月行》,意思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这四句诗文描绘儿童对月亮的幼稚认识,充满天真与烂漫。
事实上《古朗月行》全诗是对当时朝政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全诗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月亮升起,玉兔捣药,宛如仙境;
月圆而蚀,月亮残损,黑暗来临;
后羿射日,挽救现实的英雄在哪里?
这首诗,应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
答:古朗月行的古诗四句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因为年纪幼小,不知月亮为何物,所以将其比作“白玉盘”、“瑶台镜”挂在青天之上,诗人以孩子的眼光,为我们表现了月亮的皎洁和形状,充满了稚气,但是也令人感到非常有趣和生动。
《古朗月行》四句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是: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古朗月行》出自《全唐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