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国志》中的历史典故
故事主要讲述了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告知了刘备主要依靠单福取胜的消息。曹操的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单福是其假托之名。程昱还告诉曹操徐庶才能比他高了许多,并向曹操献策争取徐庶入曹。
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笃于对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愤而自缢。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徐庶本来为刘备谋士,结果曹操用计谋骗徐庶,说徐庶老母生病让其回家探望,徐庶是孝子,马上赶回家才知道是计,徐母因为悲愤自杀,临终前告知徐庶千万不要为曹操谋事,所以徐庶进曹营一句话也不说,不为曹操献一策。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故事是这样的,徐庶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智谋的人,曹操为了让徐庶归顺自己,把徐庶的老母亲请到曹营,供养起来,徐庶是一个大孝子,为了母亲的安全,不得以来到曹营,进曹营之前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计,不为曹操某一事。这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在徐庶与刘备告别时已讲的很清楚。一曹操是实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
二徐庶本人是为恢复大汉天下为己任。
三曹操派人挟持徐母为不仁。他不会为这不忠不义之人而卖命。这实际上与三国演义这部书所宣扬的,忠诚,仁义是一脉相承的。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意思是:徐庶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和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