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教育,除了学习经典之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给学生带来很多乐趣,真正寓教于乐。它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说寓教育于乐趣中,通俗的意思是在艺术和美的教育方式下,开心快乐地接受知识,领悟知识,做到明理通达,开发学生智力,陶冶思想情操。
正如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主要有两处强调寓教于乐,和寻找学习乐趣的。
第一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是:有学识的人不如喜欢求学的人,求学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知识。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能让孩子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第二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也是强调要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