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悯农二首 白居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还有就是杜甫的诗,他比较忧国忧民,写民众艰苦生活和权贵奢华生活的很多,你可以再找找。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还有就是杜甫的诗,他比较忧国忧民,写民众艰苦生活和权贵奢华生活的很多,你可以再找找。
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3、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选,好敢御寒,坏也御寒,从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赵朴初《宽心谣》
1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我认为关于勤俭节约的诗歌有, 1、《悯农二首 其一》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2、《悯农二首 其二》唐代:李绅
原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咏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隐
原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美德。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勤俭节约的诗歌,可以想象为风景画卷,描述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节俭之美。如《勤俭诗》:“点滴节约是美德,浩然之气永不灭。小事节省成大节,瞬间吸取人生智。”
在物质过剩的时代,勤俭节约的意义更显重要。只有节约,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共同践行勤俭节约,为美好生活而努力。
是一个传统文化题材的古典诗歌 "勤俭节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节约和勤俭是人们应该恪守的传统美德,以此来实现国家富强和个人的幸福生活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写过与节约和勤俭有关的诗歌,如唐代白居易的《节省存钱二首》,这些诗歌的主题大多是表达节约和勤俭之道的魅力和好处,以引导人们养成节约和勤俭的习惯
通过对"勤俭节约"诗歌的学习和传承,可以提醒人们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于这个问题,勤俭节约是好习惯,
从小事做起,不浪费粮食、水和电。
不买不必要的东西,
让钱包更充实。
不浪费时间,珍惜每一分钟,
让生活更有意义。
勤俭节约是美德,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