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2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3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6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7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
不害怕别人知道却害怕自己知道。“不畏人知畏己知”,是一种自守精神,是说能够自己用“心法”来约束和要求自己。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强调“慎独”和“不欺暗室”,就是说即使处于“暗室”,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坚持节操和上天要人循道的道德规范,丝毫不会因此而打折扣。因为敬神畏天的人们知道,三尺头上有神明,上天在关注着人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
不为人知做好事,就是品德高尚的人。
品行端正的人就是:孝顺,善良,手心,宽容,诚实,谦虚,正直,精进,乐观,厚道。这十个方面包括了好品行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能从这十个方面修炼自己,那你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成为品行端正的人的方法:
1.做一个孝顺的人。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想他会和别人的关系会怎么样。
2.做一个善良的人。“人之初,性本善”。有了善良的品行,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
3.做一个守信的人。古人云:“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什么事也干不好。
4.做一个宽容的人。常言说:“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5.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6.做一个谦虚的人。谦虚是好人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7.做一个正直的人。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
8.做一个精进的人。人贵有恒,干任何事情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要有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否则,将一事无成。所谓“滴水穿石,铁杵磨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9.做一个乐观的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都顺。日子总是在前进,好也一天,烦也一天,不如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让自己快快乐乐的生活。
10.做一个厚道的人。古人云:厚德载物,就是说人只要有好德行,才能承载更多的事物,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
这个概念的范围比较广了。
第一感觉,这个人不做坏事,不危害社会,不欺负人,做的事情大多数人认可,印象好。
其次,每个人心里有一杆秤,认为一个人品行端正肯定包括有正直,善良,孝顺,谦逊,专一,忠心,诚实,可靠,守信,尊重别人,乐于助人,有助于社会,思想积极向上,有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等一系列你能想到的优点吧。
在有些人眼里,包含这其中的个别优点就已经算是品行端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