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林德曼
Ernst Lindemann(1894-1941)
1913年参加海军,在舍尔指挥下参加了一战。
1940年出任新建成的“俾斯麦”号舰长,奉命出击大西洋,负责战舰的操纵。
1941年5月21日于丹麦海峡击沉英舰“胡德”号,重创“威尔士亲王”号
“俾斯麦”号也付出代价,燃料槽与轮机受损,26日“俾斯麦”号遭英航母“皇家方舟”号舰载机攻击,操舵装置被毁,失去航行能力。27日“俾斯麦”号与英舰队激战后沉没,林德曼阵亡。
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下。
把纸掀开,把右上角向中心线折,右下角也一样折。
左边上面一张向右折从中间把纸分开,反过来一面,左边的纸向右折,跟下面边对齐,把上边的两个角向内折压平。
从中间把纸分开,分开压平,把左边上面的角向后折,要对齐。
把左边的角向后折对齐,从中间把纸分开,分开压平。
向下转90度,把下面的角向上折,从中间掀开,压平。
把右下角向左折,反一面也一样,竖起来把下面的角拉出来,在船底向两边拉一下。完工。
俾斯麦战列舰在不同时间期间可能装备了不同的配件。以下是可能的配件列表:
1. 主炮:俾斯麦主要配备了8门380毫米主炮,安装在4座双联装炮塔上。这些主炮具有较大的射程和火力。
2. 副炮:俾斯麦还装备了12门150毫米副炮,安装在6座双联装炮塔上。这些副炮用于对抗较小型的敌舰和对空防御。
3. 高射炮:为了对抗敌方飞机,俾斯麦也配备了16门105毫米高射炮,安装在8座双联装炮塔上。这些高射炮用于对空射击。
4. 鱼雷管:俾斯麦原本计划装备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但最终在建造过程中取消了。
5. 防空武器:为了应对空中威胁,俾斯麦后期装备了多座40毫米和20毫米口径的高射炮。
6. 水雷警报器和声纳:为了增强反潜防御能力,俾斯麦还可能装备了水雷警报器和声纳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俾斯麦的配置可能因为时期和需求而不同,因此具体的装备还需要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
俾斯麦战列舰通常配备了多种配件以提高其战斗能力。其中包括主炮塔、副炮塔、鱼雷发射管、防空炮、雷达系统、声纳系统、装甲带、舰载机库和弹药库等。
主炮塔是其最重要的武器,通常装备有8门380毫米主炮,副炮塔则用于对付较小的目标。鱼雷发射管用于近距离攻击敌舰,防空炮则用于防御空中威胁。雷达和声纳系统用于侦测敌方舰艇的位置。
装甲带用于保护舰体免受敌方火力的攻击。
舰载机库用于存放和发射舰载机,弹药库则用于储存各种类型的弹药。这些配件共同提升了俾斯麦战列舰的战斗能力和生存能力。
俾斯麦战列舰是二战时期德国海军的旗舰,配备了多种重要配件。首先是主炮,俾斯麦携带了八门380毫米主炮,这些主炮具有强大的火力和射程。
其次是副炮,包括十二门150毫米副炮和十六门105毫米副炮,用于对抗敌方舰艇和飞机。此外,俾斯麦还配备了多种防空武器,如二十二门37毫米高射炮和六十四门20毫米机枪,用于防御空中袭击。此外,还有雷达、声纳和通信设备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以提高战舰的侦察和通讯能力。
最后,俾斯麦还配备了装甲和防护设施,以保护舰艇免受敌方攻击。总之,俾斯麦战列舰配备了强大的武器系统、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坚固的防护装甲,使其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战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