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小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家庭教育较好,读了《老子》、《庄子》和六经。少年时代志趣未定,或爱丘山,或志在四海。
2、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他因亲老家贫,起初为江州祭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五六年。晋安帝隆安四年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下的职务,此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测篡夺的时机。隆安五年他因母丧辞职归家。
3、归田时期。他归田之初,家有僮仆。虽然他和妻子也参与耕作,但劳动业余时间较多,温饱也不用忧虑。可惜好景不长,义熙四年六月,家遭大火,林室尽焚,一片瓦砾。此后,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饥寒不免。义熙七年,移居浔阳负郭之南亩。义熙末年,朝廷又征他为著作郎,被拒绝,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归田后二十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辞赋和散文,虽然篇数不多,但也都写得很好。他的散文都是用朴素简洁的文笔描写真实的思想感情,真切而且传神。陶渊明的辞赋继承了抒情小赋的传统,但能洗尽铅华,与他的诗、散文在风格上有其一致之处。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因其家门前有五棵柳树,又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的诗歌主题多与田园、隐逸、山水自然相关,被誉为“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个性高洁,不为世俗所羁绊,他以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追求自由与超脱。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自然婉约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1] )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 [43-46]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的政治生涯始于377年,当时他被任命为琅邪王司马徽的参军。378年,他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但由于反对权贵,他在381年被贬为会稽郡的主簿。383年,他又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但是由于他反对司马道子的改革,他被贬为吴兴县令。最后,他在386年辞职回到家乡五柳山下,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您好,陶渊明(365年-427年),东晋末年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桃花源记》。以清新淡泊、崇尚自然而著称,被誉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等。
他的诗作思想深邃、富有哲理性,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创始人之一。
陶渊明,晋朝人,他喜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著名的《桃花源记》中的名句,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菊花的喜爱有多深!
陶渊明,名潜自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的大诗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彭泽令,因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间小儿折腰,一怒之下归隐田园。
陶渊明(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在唐代文献中,因避唐高祖李渊的讳,被称作陶泉明或陶深明。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省庐山市)人。
东晋、刘宋的文学家,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父、祖皆为郡守,自曾祖、祖、及父,都在东晋为臣,但自己一生未曾担任高官,受王羲之和儿子王凝之提拔而短暂地当过江州祭酒,
后担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在叔叔晋安郡太守 ( 治所在今福州 ) 陶夔协助下当上彭泽县令,因厌恶当时的政治,做了大约八十天就辞职归故里,终生不再出仕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南北朝辞赋家、散文家,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其代表作《陶渊明集》《归去来兮辞》被人所熟知,表现了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也是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恬淡旷远的襟怀。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小组。前后经过近20年的调研考证,他们确认陶渊明于公元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公元393年陶渊明时年29岁,与妻及子离开南山陶家坪。此后陶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其间,陶渊明因王氏妻亡,继娶浔阳翟氏。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与妻翟氏带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11年后,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上述考证的结果,第一次给了陶渊明生平事迹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我们所熟悉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品,这些文章质朴自然,言浅意深,深为后世推崇。陶渊明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
东晋末至南朝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賦家,字元亮,又名潜,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陶渊明集》,《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绝唱诗句。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作家,是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之一。最著名诗作有“桃花园记”“饮酒”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之今。
陶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