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行仁政,然后得人和。家和而国昌。家者国之本。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强调仁爱和道德,认为君主应以德治国,以仁爱和公正来治理国家,而非仅靠权力。
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道,道就是客观规律,要遵道重德,德就是人品。
要顺应自然,顺应道德,顺应法,律顺应民心。努力做个健康善良勤奋正义诚信而又开心之人,方能战胜人生必然遇到的各种磨难和疾病,力争度过一个健康平安快乐的美好人生。
追求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伟大理想。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