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绝·题民族团结柱》
根根相望敬如宾,
连起长龙连起心。
各个族人都盼望,
团结才有太平音。
二、《沁园春·民族团结进步》——付正江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合交融。
追秦皇汉武,团结稍逊;唐宋明清,进步难同。
及至当今,环顾世界,种族纷争各不容。
看中国,民族大家庭,手足与共。
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共创盛世繁荣。
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铁航天,入地升空。
各族儿女,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
这一切,唯党的领导,方得始终。
民族大团结的诗词有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诗句“万方乐奏有于阗”描写民族大团结,共和国庆的热闹场景。
全词如下: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雄鸡一唱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1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关民族团结的句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古原草原和蒙古族牧民的热爱和赞美,描绘了草原上牛羊成群,人们欢聚一堂,畅饮烤肉的场景。
诗人借此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向往。
3 此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还有“胡人落泪沾边草”的句子,也表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情纽带和相互理解。
这些古诗都是对民族团结的赞扬和呼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1. 《静夜思》
2. 这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深夜中思乡之情,然而最后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也描绘了满地皆白的霜,民族间又有一种共同的情感和自然之美的共鸣,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呼唤。
3. 另一首提及民族团结的古诗是唐代杜甫的《巴山道中》,其中写到了“三巴九渡尘土飞,千峰万壑路蜿蜒。
乌蒙磅礴数峰静,岷峨冈嶂一天连。
岸芷汀兰渚莲发,漠漠轻寒上翠微”,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传说和历史的融合,展现了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1. 《静夜思》
2. 这首古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民族团结,但是它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思念,对同胞的情感,都暗示了对民族团结的追求和重视。
3. 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这种忠诚和义气的精神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同时,古诗中也经常出现对各个民族的描述和赞美,这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这里的“胡天”指的是蒙古族的天空,“狐裘”则是指满族的衣物,这些都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赞美和尊重。
以下是一首关于民族团结的古诗:
鸳鸯不独宿,同巢共枕眠。
人虽异乡客,心地却如天。
弦歌思北国,饮泣想东篱。
万里若比邻,乡音若故人。
这首诗表现了鸳鸯情侣在同巢共枕的情形下,即使生活在异乡,也能够心心相印,心地善良。诗人引申出自己的愁思,叙述了自己忧思伟大民族团结的情景。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要像鸳鸯一样同心协力,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唐·卢纶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塞下曲·野幕敞琼筵》唐·卢纶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都属于民族团结的古诗
《示儿》宋·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唐·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2、唐·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