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奋出天才,天才出于勤奋。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伟大的成就和辛勤的劳动是分不开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至多,奇迹便可创造出来。
2、即使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他朝朝暮暮总是躺在草地上,两眼望着蓝天,成功便永远不会从天上掉到他的身上。
只见她聚精会神地埋头计算,脑门上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教室里不时传来老师的讲课声和同学琅琅的读书声,好似一支和谐的合奏乐曲。
刺股战国时的苏秦,发愤读书常常读到深夜,疲乏欲睡时,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以此振作精神,坚持学习,终于获得了渊博的知识。
悬梁汉朝的孙敬,读书读到深夜。为了防止瞌睡,他在房梁上拴了一条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在绳上。只要一打盹,马上就被绳拉醒,然后又继续读书。
1、《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释义:
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
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2、《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释义: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
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两句诗最能表现一个人勤奋刻苦。宝剑不经过磨励是不可能有锋利的刀锋;梅花不经过苦寒哪能有扑鼻的香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