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寓意是:团圆庆贺、和谐、感恩。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表达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中秋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团圆节。老北京的传统是要请兔儿爷。
兔儿爷最早原本是人民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形如人端坐一般。兔儿爷讲究的是“年年请,年年送”。送兔儿爷就是要在中秋前,把去年请来的兔儿爷摔掉,寓意着去年兔儿爷把家里的灾病全部带走了,然后再去请今年新的兔儿爷。
而从清代开始,它逐渐变成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在民间艺人手里,兔儿爷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甚至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十分讨人喜欢。
中秋节请兔儿爷,有这么一段传说,传说有一年北京得了瘟疫,治都治不好,嫦娥就派玉兔下凡救助百姓,玉兔变幻各种形象,一会儿是男,一会儿是女,上门给百姓看病,瘟疫过后,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爷儿”、“兔奶奶”。
意思是中秋时候女人祭月要买兔爷给孩子玩,避免孩子捣乱;兔儿爷最开始本来是老百姓祭月的目标,由泥做成,外观设计如人正坐一般。兔儿爷注重的是“年年请,年年送”。送兔儿爷便是要在中秋节前,把上年找来的兔儿爷摔掉,喻意着上年兔儿爷把家中的灾病所有带去了,随后再去请2020年新的兔儿爷。
兔爷,实际是指月亮上的玉兔
中秋时候女人祭月要买兔爷给孩子玩,避免孩子捣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