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易经》
解释:天道刚健,君子应当不断地自我加强和完善。
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易经》
解释:地道柔顺,君子应当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中庸》
解释: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谨慎思考,明确辨别,坚定实行。
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诫子书》
解释:不学习就不能拓宽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就。
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解释: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
6.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解释:即使处境艰难,也要更加坚定,不放弃远大的志向。
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陈寿
解释:书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
解释: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论语》
解释:聪明而且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0.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
解释: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