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舒婷_中秋夜舒婷解析

舒婷的诗_《中秋夜》赏析

  中秋夜

  海岛八月中秋

  芭蕉摇摇

  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

  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

  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道路已经选择

  没有蔷薇花

  并不曾后悔过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

  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

  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

  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惫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尽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留多少给自己

  就有多少忧愁

  简评:24岁——今天对于一般女孩来说是一个含苞欲放,充满希望和幻想的时段。但对于她来说,已经经历了近八年曲折艰苦的岁月,更何况象她那样的思想较为活跃,言词颇为激进的青年,在当时正处于极左思潮猖獗的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她或许正受到某种不合理、不公平的责难,所以即使在中秋这样美丽的夜晚,由于“年来风雨见多,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所以会“不知有花朝月夕”,甚至于产生“心不知在哪里停泊”的困惑、迷惘!然而,她并不气馁,仍然坚定的走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道路已经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但是,作为一个女人无论她表面表现得如何坚强,但骨子里仍免不了有一丝脆弱,有一种“渴望得到,也懂得的温柔,”也希望“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惫的头。”因为“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此诗巧妙的运用了隐喻“风雨”,“风暴”,“蔷薇花”,“肩膀”等,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困惑,对人生的追求;抒发了对真挚爱情的渴望。诗在表现形式上比较曲折隐晦,这或许就是舒婷诗“艨脓”的特点吧!

1. 舒婷中秋夜的赏析2. 舒婷中秋夜是一首描写中秋节夜晚景色和人们情感的诗歌。
诗中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静谧的夜晚和人们的欢聚,表达了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舒婷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中秋节夜晚的美好和温馨。
3. 此外,舒婷中秋夜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团聚和亲情的重视。
诗中的月亮和家人的团聚象征着团圆和和谐,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这首诗也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关注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回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