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是: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这句话出自《尚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原句: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大禹谟》,“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
译文:
帝说:“来,大禹!降水警告我,只允许成功,只有你才能。勤劳于国,勤俭在家,不自满自大,只有你才能。”
赏析: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客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意思是既勤劳又节俭,主持家政要能够节俭,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岁月流转,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物质丰盈、衣食无忧的新时代。但勤俭质朴的生活这种美德,将成为我们的优良传统,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克勤克俭。
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出自:《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近义词有:省吃俭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义词有:无所事事、挥霍无度、好逸恶劳,克勤克俭是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近 义 词:省吃俭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 义 词:无所事事、挥霍无度、好逸恶劳。成语用法: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