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树立志向,需要以誓言为根本;修养品德,应该以行动为先导。立志犹如立誓,不仅口头上有豪言壮语,更要实际上有切实履行的决心;修身则当践行,不应仅止闭门思过,独自忏悔,更需求务实,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建树功业。
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窘困而改节。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三立德当先,修身岂为名传世;百家儒在首,治典尤需爱及人。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世界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宵心】出自明代张居正诗《尉刘生卧病苦吟》。枥骥:伏枥之骥。鸿:鸿鹄。赤宵:红色的天空,指极高的天空。意思是:伏在马厮里的千里马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要驰骋千里的志向,疾病中的鸿鹄一直都盼望着能再度冲上九宵。比喻有志之士虽然遇上暂时的挫折,但一定要有坚持自己远大的抱负。
【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出自清代秋瑾诗《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云中龙:传说龙在云中时最为活跃和神气。意思是:画工既要作画,就要画云中的飞龙,人既要做人,就要做人中的豪杰。诗句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气概和志向。
